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4-05 14:56:33
地 点:北京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加快降低排放强度,未来支付的费用将越来越多。
据初步统计,11月中旬预警期间,监督帮扶工作组共检查减排清单内企业2407家,发现有167家企业未落实应急减排要求,474家企业未制定或修订一厂一策应急减排预案,38家企业预案不符合《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技术指南》要求。其中,山西吕梁和河南开封两个城市问题比较突出,未落实减排措施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2.5%和20.5%
红外相机是一种对野生动物非损伤性的动物种类调查和影像记录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应用于野生动物的研究领域。不仅能科学反映生态建设成果,还能为市民日常生活、假日出游等提供靠谱的参考意见。这种监测手段已在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熟应用,通过红外相机,工作人员捕捉到了野猪、果子狸、貉、狍子等大量野生动物在山林里生活的生动镜头。生态环境好不好,小动物有发言权。根据监测侧重点的不同,分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和绿地生态系统类型。
生物多样性监测将通过布设红外相机等监测设备实现。绿地生态系统类型监测点,分布在通州张家湾、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等地。据悉,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污、刑责治污,以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用辛苦指数、战斗指数换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群众幸福指数。
每天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夜查、晨查,发挥头雁领航、雁阵高飞的效应,在发现问题数量、质量、分量上明确了量化的考核标准,在执行检查过程中坚持查深、查透、查细、查清,突出打击涉气企业违规生产、违法排污行为,最大限度遏制早八点现象。聚焦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授课、专项培训、知识竞赛、岗位大练兵、现场教学、执法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持续性开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学习磨砺精兵,打造钢刀连。实战演练,提升战斗值。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市生态环境局近期开展了以守纪律、严作风、强技能、促攻坚为主题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暨岗位大练兵活动月,通过开展执法攻坚、局班子带队夜查晨查、业务培训和执法大练兵专项活动,立足岗位,实战练兵,做到敢查敢严、真查真严、常查常严,持续保持执法的高压态势,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以上率下,主将打头阵。
同时通过开展执法大练兵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现场执法检查、案件处理处罚、司法移送移交等工作,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选树一批有坚定执行力、敏锐洞察力、高超处置力、突出贡献力的执法标兵。每天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夜查、晨查,发挥头雁领航、雁阵高飞的效应,在发现问题数量、质量、分量上明确了量化的考核标准,在执行检查过程中坚持查深、查透、查细、查清,突出打击涉气企业违规生产、违法排污行为,最大限度遏制早八点现象。对市区周边25公里范围206家重点企业逐一开展解剖式执法,同时,在夜查、晨查中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物,着重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等问题进行执法检查,采取5+2白+黑方式,打好暗查、晨查、夜查、突击检查、联合检查、节假日检查的组合拳。聚焦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授课、专项培训、知识竞赛、岗位大练兵、现场教学、执法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持续性开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学习。
自10月13日夜查、晨查以来,截至11月15日,共立案1245起,拟处罚金额3859.155万元,曝光典型环境违法案件29起,移交公安机关案件75起。据悉,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污、刑责治污,以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用辛苦指数、战斗指数换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群众幸福指数。建立问题日报告制度,实行双周考核,实施末位惩罚制度,考核结果纳入班子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监测统一方面,完善以一张网统一生态环境科学监测和评估,重点建设三个体系。
推动执法信息互通共享,实现生态环境信用互通。一是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先行启动区和沿沪渝高速、通苏嘉高速的一核两轴大气监测网络。
这标志着示范区在实施跨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创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日前,由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联合制定印发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管理三统一制度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一是同步落实示范区重点行业全面实施大气特别排放限值。《行动方案》内容主要包括了生态环境标准统一、环境监测统一和环境监管执法统一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制度保障,明确了三方面56项具体工作清单。二是强化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建立移动源监测评估体系。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介绍,下一步,两省一市三级八方将在《行动方案》的总体制度框架下,细化各项任务的工作安排和时间节点,持续推进示范区的三统一制度创新,为筑牢示范区生态基底提供制度保障和管理支撑,努力实现示范区以生态绿色为引领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是建设环境预警应急监测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共用。三是同步研究标准制修订工作流程,建立符合示范区特点、便于操作的标准制修订统一发布模式。
组建一支生态环境联合执法队,率先实现跨界执法协作互认,形成示范区执法人员异地执法工作机制。《行动方案》重点围绕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核心要求,明确到2022年基本形成三统一制度体系,进一步夯实示范区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的制度基础。
二是同步推进标准阶段性研究发布,立项、研究、发布一批生态环境标准规范。标准统一方面,突出以一套标准规范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推进三个同步。
在执法统一方面,强化用一把尺实施生态环境有效监管,重点打造两个一。建立一套执法规程,统一示范区执法事项、执法程序和裁量标准,建立健全案件证据互认、处罚结果互认机制
通过检测海洋生物体内的汞同位素,目前已经论证出了鲸落是甲基汞迁移的途径之一。大气中的汞进入到海洋上层,受到洋流影响,当海水流到北冰洋,由于海水温度降低,迅速下沉,加速了人为来源的汞沉入海洋深处。此前在《自然》等科学期刊上已发表的研究认为,当今海洋大约有6万多吨人为产生的汞,其中2/3位于上层海洋,其余1/3位于深层水快速形成区的北大西洋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因此,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海洋甲基汞的生成、转化和富集的研究对于制定全球和区域性环境政策(如《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汞是一种有毒且能够全球传输的污染物,当今的汞排放约为工业革命前的35倍,使得表层生态系统中的汞污染显著增加。但当时科研人员用同样的方法估算太平洋深层海洋中是否有汞污染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理论上讲太平洋深海基本没有受到汞污染。
汞有各种自然来源,比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此项研究由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副教授孙若愚、刘羿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及法国科学院图卢兹地球环境研究所、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合作,利用深渊着陆器采集马里亚纳海沟生物样品,通过汞同位素来揭示深渊甲基汞的来源与迁移途径。
比如,箭鱼中的甲基汞浓度为鲑鱼的40倍。但我们还没测试过热液和冷泉周围的样本,因此无法探知热液和冷泉是否也是深海甲基汞的来源。
研究发现,相比于淡水及海岸带区域里类似的片脚类动物,深渊钩虾体明显富集总汞和甲基汞。但由于人类对深海的探索还比较有限,因此甲基汞在深海中的富集程度如何,人为产生和自然产生汞的比例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途径让甲基汞到达深海,全球几十个海沟系统是否都具有相同的汞来源和迁移途径,目前还都是一个谜。因为太平洋并不位于深层水形成区,如果上层海水被污染,海水慢慢混合到下层,这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有待进一步验证 深海汞污染自然形成还是人为造成目前检测生物体内富集的汞及其同位素都是间接证据,只有直接检测海水中的汞含量和同位素才是直接证据。
同位素测定发现 深海动物体内富集人为产生的汞近年来,随着深海探测热的兴起,深潜器技术发展提速,国产深潜器和捕捞器都能到达万米下深海进行作业。基于这些研究,一直以来,学术界都认为甲基汞主要产生于海洋顶部几百米深度的地方,千米以上的深海基本上都没有受到来自人为的汞污染,被视作地球上最后的净土。
而且目前马里亚纳海沟深海里发现的甲基汞中,源自人为的汞和自然汞的比例是多少,通过同位素检测也都无法确定。60多年前,日本曾爆发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水俣病背后的元凶就是甲基汞。
自然和人类活动都会产生汞。孙若愚团队于20162017年,在马里亚纳和雅浦海沟的海底部署了精密的深海采样器,并在700011000米处捕获了特有的动物群,如狮子鱼和沟虾,在55009200米处收集了沉积物。
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5日在广州开幕,将分三期持续举办至5月5日。...
记者:杨子春摄像:郝杰、常孝薇(实习生)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